城市秘境①:“大和保合 万福攸同”探寻鹏城客家围屋
本帖最后由 楚留香 于 2014-10-14 07:20 编辑城市秘境①:“大和保合 万福攸同”探寻鹏城客家围屋
——客家文化寻根之旅:皇氏鹤湖新居-龙田世居-大万世居
自题:
“古人不曾见来者,来者空怀古人思。
浩荡天风来海雨,江山万里一鸥飞。”
江流如故,岁月无声。正本溯源,慎终追远。
城市越来越相似,人群越来越浮躁。十月十九日,我们驱动双轮,深入城市的另一面。踏破波光云影,追逐田园稻香。秘境……不太远,就在眼前。故乡……不太远,就在心中。
活动主题:客家围屋文化寻根之旅
集合时间:2014年10月19日晨7:00
集合地点:五和地铁A出口(布龙路旁)
骑行路线:五和-鹤湖新居-龙田世居-大万世居
联系方式:蘑菇13430947822/QQ943785655/ 300217260
特别说明:探路,路线可能会有调整。
装备要求:山地车1,头盔手套1,前后灯1
免责声明:全免责,请自购保险。
报名须知:要求有日骑100KM经验,不接受空降。
龙岗客家围屋
龙岗客家围屋是深圳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物质遗产,可以和开平碉楼相媲美。
历年的文物调查显示,深圳的客家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等地,此外,盐田区以及宝安的观澜、石岩也有一部分。
这些客家围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元代,如观澜的杨姓,明代的则有坪地的肖姓和龙岗的赖姓。而大量的则是明代晚期以后建造的,姓氏更多。因此,客家围其时代早晚、建筑造型、规模大小,各有不同,有的简朴原始,有的雄伟壮观,有的则是小巧玲珑,美不胜收。
据粗略统计,目前深圳的客家围数量为100余座。此外,深圳的客家还有大量最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比如属于客家体系的一系列风俗,鱼灯舞、舞麒麟、客家山歌甚至包括饮食方面,如观澜的狗肉等,内容非常丰富,民俗和文物紧密联合在一起。
深圳的客家围从结构、材料上比较,不同于福建的土楼、圆楼,此外,同祖籍地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等地区的客家围相比较,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深圳的客家围有其自己独特的建设特色,是客家先人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客家人开发深圳的历史见证,也是深圳文物、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
鹤湖新居
鹤湖新居位于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居民小组,为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于清朝乾隆年间兴建,历经罗家三代人数十年的努力而建成,总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围屋(不包括月池、禾坪)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被誉为“客家建筑的活化石”、“客家建筑艺术的结晶”。
鹤湖新居以三合土夯筑为主,卵石、青砖砌筑为辅,还有大量木构件用于承重及装饰,用料扎实,做工精细,主体结构一直保存较好。
龙田世居
龙田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三面环水,水面宽约16米,呈半圆形,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占地5000平方米,是深圳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围龙民居之一,1987年被列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被核定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坑梓黄氏乡亲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场所之一,也是情系海内外坑梓黄氏乡亲的根。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新区大万路33号坪坏社区西南的客家村,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
大万世居是曾姓客人的祖先曾端义(宝安古代客家先贤,诰授儒林郎,正六品官)于清代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创建的,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围屋,像福建的土楼 若雨 发表于 2014-10-14 07:31
围屋,像福建的土楼
我错了,有大大的不同:L 你是我的眼,先去看看:D 不错哦,五和不知在那里。精支吧。 顶大神,很有意思的建筑 好活动 赞! 精支。。。 精支!去过3次。。。。照片真美。。。。。 龙岗鹤湖新居又名罗瑞合客家围,现为客家民俗博物馆,规模较大、展品丰富全部走一遍看完要个把小时,门票十元,单车不让进,可以停在外面的停车场,要留人看。
坪山大万世居现正在施工,单车有时会不让进。
深圳较小的客家围还有横岗的茂盛世居,坑梓的吉坑世居。个人觉得客家围都是一些老房子,展示的都是一些老物件,有些人会不感兴趣,但对于想要了解一下过去的客家风俗人情还是应该去参观一下的。但也没必要一个个全部看完,龙岗的鹤湖新居保存最完善,很值得一看。如果要想多看几个,也可以按这个环形路线:
横岗茂盛世居—龙岗鹤湖新居—坑梓吉坑世居、龙田世居—坪山大万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