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天下
标题:
【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打印本页]
作者:
面团
时间:
2012-7-9 05:37
标题:
【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们这样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并且低调深沉地继续探究生活的漫长命题……第一次参加金州快乐骑士队的长途骑行活动,心潮澎湃,雾蒙蒙的天,也随人的心情,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天,湛蓝;云,涌动;心,翱翔.我们拂去坐骑上的灰尘,踏上心爱的自行车,我们一行11人踏上了骑行的征程.
--题记
10月28日冬泳队的老陈告诉我,星期六和星期日要有一次长途骑行活动,问我能否参加,我当即表示一定要参加,这样活动我参加的不多,这次机会不能放过.算起来骑自行车也有半年多了,还真的没有跑过长途.这次骑行活动的线路是:从兴义市黔西南州武警支队门口出发经景峰大道-安章-东峰林八大碗-巴结-南龙古寨-泥凼-敬南-下五屯-兴义.29日早上五点多,我已按耐不住那迫切焦急的心情了.猛地从床上跃起,囫囵地穿好衣服和鞋子,仰望天空,呵,还是一片漆黑,天都还沉浸在梦乡呢!骑行出发的时间定在早上7点,在武警支队门口集中,还早.头盔、手套等在我身上就位后,我便驾着晨雾,先到桔园游泳馆,游完泳在到约定地点.
当我来到集中点时,大家都在等我了.随着队长的一声令下,我们都忘记了是五十老几的人了,像剑一样冲了出去.大家精神抖擞,自在地踏着踏板.踏板一上一下,像展开斑斓翅膀的蝴蝶在舞动,顷刻谈笑间,城市的喧闹声渐渐远离了我们,寂静的郊外气息像磁铁吸引着我们,简直有点目不暇接.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仿佛有点舍不得我们,从兴义一直送着我们;金黄般的土地一望空阔,使得我们总不想把视线移向别处.我们的红色骑行队伍穿梭于三百多前徐霞客曾经描述"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万峰林之间,身旁的山峰似乎也想加入我们骑行的队伍?在这样的激情荡漾下,我们我们点燃青春的激情,如同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一样,轻松地在一小时内拿下了"第一关"--八大碗.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中,不知不觉地又踏上了路途,天空还算作美,太阳始终没有出来,这给我们骑行带来极大好处,即使在累,也没有大汗淋漓,自然速度就快了.中午时分我们便到达了南龙古寨.游玩古寨后,已是下午2点多钟,我们在一家农家乐吃下了我们的午饭.
南龙布依古寨位于一个小盆地边沿的半山上,距万峰湖5公里.全寨共148户800余人.村民全为布依族,至今仍保持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织布机、石碓、石磨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人们身穿衣物均是妇女自编自织、自染自缝的土布,古色古香.南龙古寨,是-个美丽迷人的布依古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原汁原味的民族习俗和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使它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这里的八卦寨、点将台、演兵场,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之谜.村民居住在结构严谨的干栏式建筑群里,瓦屋、吊脚楼等古式民居保存完好.更为奇特的是,这148栋民宅是按照八卦阵排列,外人进入便会迷失方向,据说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外族侵入.寨子中共分布有360株古榕树,简直就是一个榕树王国,这些古树有的上千年树龄,少的也有数百年历史,枝繁叶茂,整个古寨被高大的古榕遮盖,从远处观之,根本难以发现这里是一个寨子,造型奇异的榕树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据建筑专家考证,这是典型的布依古建筑群,估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民族古建筑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考古价值.南龙还有个神秘的故事,相传明朝末年,由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大举攻进北京,明王朝土崩瓦解,明皇帝崇祯朱由俭在景山上吊而亡,他的一位小弟弟朱由榔由一些死党护卫逃出北京,历经干难万险逃至南龙,企图在此东山再起.至今南龙古寨附近还留有巍峨的点将台、宽阔的练兵场等古迹.在南龙古寨,还可以欣赏到一种堪与"纳西古乐"媲美的音乐活化石--"八音坐唱"."八音坐唱"是由八种民族乐器组成乐队,采用坐唱演奏的形式而得名,使用牛骨胡、竹筒琴、竹笛、勒尤、直箫、刺鼓、葫芦琴等八种乐器合奏.村中掌握这种音乐的老人已不多,如今的年轻人不再使用对歌的方式的寻找爱人,掌握这种由爱情、宗教和劳动号子组成的唱歌方式的人越来越少.
今天的骑行还有一站,就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何应钦先生的故居--泥凼.虽说从南龙到泥凼不过十五公里的路程,但是一直是上坡,几乎没有平路和下坡,这段路可称得上望而生畏.人困马乏,真的是不想走了,好想在南龙住上一宿.可是队长说:"不行,计划骑行到泥凼,就是赶夜路一定也得做到."看起队长的精神劲来了,斩钉截铁,不容商量.我们只好又上路骑行,尽管热得汗流浃背,大家都很卖力地蹬着,只想尽快到达目的地.老姚是第一个到达泥凼的,我也随后到达.我们休息半个小时后,大部队才陆续到来.老宋运气不好,在路上连续补了两次轮胎,耽误了不少时间.到泥凼后,我们找了几家旅社,条件都不是很满意.还好,老陈的老战友--泥凼信用社的老万带我们到风波湾一个新开的宾馆,这里条件很好,环境不错,空气新鲜,是"9.28"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兴义召开时才开业的.风波湾也是何应软的故居,是老宅,泥凼街上的故居是何应软发迹后所建.听当地人说风波湾有一个地方叫"万人坑",是何家专门埋活人的地方,据说违反了何家规矩人都要被丢进"万人坑"活活死在里面.当年罗盘游击队就有几名队员被丢进"万人坑",还有解放军征粮队也有人员被丢进去.夜色渐渐暗了下来,周边树木的轮廓也开始逐渐地不清晰,趁晚饭的空隙,我和老宋在老万的引导下,踏着暮色一饱了"万人坑"的尊容.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泥凼一个地处兴义城南部45公里,位于峰林、石林之中的小集镇,因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何应钦先生的故居而驰名.何应钦在兴义市泥凼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风波弯,在风波弯的故居占地10余亩,依山势筑石为堡,房屋于堡内、石垣上设有炮口枪洞,遇有攻击,可依堡自守.石堡好像建在一条"回龙转向"的龙头之上,易守难攻,坚固沉稳.堡内建筑由正厅、两厢、花园、鱼池等构成.正厅面阔五间,长30米,硬山木结构,三层三重檐.门窗、柱础采用透浮相间的中国传统雕刻手法,刻制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狮虎龙凤图案,既典雅庄严,又富贵美观.柱础上刻梅兰竹图案,宛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其手法之高,堪称山区石雕杰作.檐下垂瓜柱,又如红灯高悬,使整座建筑更加艺术化.故居往上加高过两次,意为节节高升,但是因家中何人升官后加高均不得而知.一处在泥凼街上.坐落于山腰,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四合大院,均一楼一底.院中天井用石板镶嵌.院内石雕木刻图案多达百余幅,其中尤以刻在窗下石裙板上的"鱼跃鸢飞"四字最为引人注目,其书为行书阴镌,每字约60厘米见方,书法游刃如龙、俊迈洒脱,刻艺深浅得宜、洗练细致,堪称书法佳作.院门前临桂北丘陵,千山万壑,浩瀚无垠,一眼望去,清晨"万马奔腾",傍晚"万马归槽",气势磅礴.民间传说这千峰万岭,好像百万雄兵,后面大山犹如统兵大将,何氏故居为将台,称之为"大将点兵".何应钦故居,既包涵了大自然与能工巧匠的神奇功力,又从其特殊的一面体现了何应钦先生非同寻常的一生.
第二天一早,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今日任务不轻,早上7点多钟我们就出发了,行程大概有50多公里.老陈提出在泥凼街上吃了早餐在走,大多数人的意见是赶到新场去吃,意见不一致了,最后还是分别行动.老陈、小贾和队长在泥凼吃早餐,我们走了大概二十多公里,在新场吃早餐.最后的终点兴义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家情绪高涨,劲头也来了,你追我赶,50公里的路程,不到中午时分,兴义城就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享受成功的喜悦,已经微微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仿佛也好奇地观察着我们,但是,我们却不喜欢它,我们被它照得四肢发麻,全身无力,不过大家还是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兴义-我们回来了!
激情的导火索点燃了我们的青春,点燃了我们冲向终点的梦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行车骑行,我们在感爱新鲜、感受青春、享受快乐骑行时,也学会了与困难斗争,耐得住痛苦,我们虽然已年近花甲之年,但我们的青春仍在舞动,我们的人生才会像自行车一样,愈走愈远!
作者:
农子大叔
时间:
2012-7-9 10:59
自从踏上踏板,骑行,便是值得一辈子执着的事,,,
欢迎光临 骑行天下 (https://bbs.qxworld.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