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天下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为了纪念30年前的那次千里骑行(不断更新中)

查看数: 37898 | 评论数: 20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5-5 10:03

正文摘要:

             1984年7月2日至8月15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十多天,这期间我只身一人骑自行车从贵阳到北京,行程3300公里,从准备到成行到最后成功经历了许多的痛苦、 ...

回复

qvbpi 发表于 2015-9-11 02:55:14
待审核
lijingzheng 发表于 2015-9-11 17:36:35


                                                                                                             二十八     深夜盘查



         今天下午到达新乡的这家旅馆已经比较晚了,房间里已经住了4、5个旅客,旅馆也不大,自行车没处停放,只好跟我一起住进了房间。看着这并不宽敞的房间,自行车往那儿一放,显得空间更狭小了,对那几位旅客,我心里充满了歉意,转着圈地给各位致歉,好在他们并没太在意,连声说:“没事,没事。”,同时他们对这自行车倒是充满了好奇,见我收拾停当坐下,便跟我聊了起来。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对贵州并不太了解,不知道贵阳是个什么地方,其中有一个旅客也只略微知道贵州好像是个很偏僻、落后的省份,山高路险,气候多变。不过提到遵义,他们到很熟悉似的。听我从贵阳骑自行车到此,他们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从贵阳到这儿有多远啊?”、“你怎么认识路啊?”、“你一路上吃住怎么解决的啊?”、“下一步准备到哪儿?”等等,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一路骑行的情况好像都问了个遍,看他们饶有兴致的样子,我也顾不上一天的紧张、疲劳,同样兴致勃勃地一一做了回答、解释。这一夜,聊得很晚,也聊得很尽兴,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近午夜,考虑到明天还要继续骑行,有旅客提出早些休息吧,各位这才收住了话匣子,各自洗漱躺下,片刻功夫,房间里已鼾声四起,我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环顾四周,其他几位旅客已经坐起身来正在那儿抱怨呢:“这是谁啊,这么晚了还敲门,让不让人休息了?”,我迷迷糊糊中抬手看了看表,才3点过啊,今天聊得很晚,到现在睡了不过2小时,这敲门声来得可真不是时候。见屋里没什么反应,屋外又响起了更加急促的敲门声,并听见有人大声喊道:“开门,开门,治安检查!”,靠门边的旅客才开了灯,打开了房门,只见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和一名旅馆服务员一起涌进了房间,我们几位旅客被这阵势给征住了,一个个半睡半醒地呆坐在床沿。这时,有名警察大声说道:“准备好各自的证件,我们要检查。”听到这我们仿佛才回过神来,各自在包里翻找着证件,正忙乱中,有个警察无意中碰到了我的自行车,一瞬间,几名警察几乎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辆自行车上,其中一位回过头来大声问道:“这是谁的自行车?”,“我的,我的。”,我一边回答一边拿着证件从床上跳了下来,将证件递给了他。他打量了一下我,看了看自行车执照,又看看自行车,说:“你这自行车不是新乡本地的?”,“是啊,我是骑自行车旅游的,刚到新乡。”,“骑自行车旅游?从哪儿?”,我答道:“贵阳”,“贵阳贵州省?”,“是啊,贵州贵阳市,准备骑行到北京,今天路过新乡。”我回答的同时顺势扫了一眼旁边的几位警察,感觉他们透出了惊讶、怀疑、警觉的眼神,为了让他们相信我说的一切,我又从包里掏出了那张单位开的介绍信和一路上住宿的发票递给了那位警察,不知道是因为**的职业习惯还是对这些票据本身就很好奇,他居然拿着这些票据坐在小桌前,认真地一张张翻看起来,旁边的几位警察虽然还分别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但目光却不时地向这边张望着,很显然,他们的兴趣也不小。等那位警察把票据、证件仔细的研究了一番,他站起身来,感觉已经基本上打消了对我的怀疑,对我说:“你这一趟还真不容易,准备在新乡待几天啊?”,我赶紧答道:“明天就离开新乡,到安阳。”,他态度和缓了很多,说:“一路注意安全。”,“好的,谢谢。”,我一边道谢,一边将所有的资料重新放进包里,看样子对我的检查算是过关了。剩下的几位旅客的检查好像要简单、顺利得多,也就是看看证件,简单的问了些问题,进行得很快。房间里所有的旅客都检查完毕,时间已近4点,所有旅客重新回到自己的床位,一切又安静下来,可以踏实地睡了。


        第二天一觉醒来,感觉房间很亮,打量一下周围,发现其它几个旅客都已经走了,看了看表,把我吓得不轻,已近11点。赶紧起来洗漱,到附近吃了饭,回到旅馆时,看见有一堆人在那儿议论着什么,我好奇地凑过去,听着好像是在说昨晚的事情。原来是听说怀疑有逃犯昨夜潜入新乡,**在连夜进行搜捕,所有旅馆房间必须逐一检查,防止该逃犯再次脱逃或犯下新的罪行,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顾不上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我回到房间正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可一看时间已过了中午,加上昨天睡得太晚,今天起来感到身体有些不适,要骑到安阳可能比较困难,又想到过了安阳进入河北省,离北京就不远了,所以决定今天不急于前行,在新乡休息一天,明天再精神饱满地北上安阳吧。


这是9号在新乡的住宿发票




lijingzheng 发表于 2015-9-11 16:27:57


                                                                                           二十七     我是这样过黄河


       到郑州已经5、6天了,看今天已8月8号,后面还有1000公里左右的路程,再不离开郑州,可能会影响到达北京的计划了,所以决定今天离开郑州继续北上。从郑州新乡,需要过黄河,出发前吃早餐时就在向周围的人打听,对我这种骑车旅游的人来说。在郑州什么地方过黄河比较合适,结果大家一致建议,在花园口过黄河吧。花园口?好熟悉的名字,据当时了解的资料知道,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区北郊的黄河南岸,民间传说,最早这里并不叫花园口,到了明朝时期,天官许某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方圆540余亩,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 后来黄河向南改道,滔滔洪水,把这座美丽的花园吞没。从此,这里就成了黄河南岸一个渡口,老百姓便称之为花园口。


       经过10多公里的骑行,很快就来到了花园口,远远望去,天地相接,非常开阔,天边似乎泛着淡淡的黄色,难道前面就是黄河?再向前骑行,感觉路上各种车辆原来越多,排成了一条长龙,无法动弹,看上去像是堵车了。我正好奇地骑行在车流当中,突然听到有人喊:“那个骑车的,下来!”,听这喊声,我不免心里一惊,我又违章了?不会这么巧吧,放眼望去,只见一位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已经从执勤的岗亭里走了出来,正冲着我挥着手,示意我停下,我满怀疑惑地推着车向他走去,来到岗亭前,战士很有礼貌地给我行了个军礼,并说道:“前面就是黄河大桥,这里不准骑自行车。”听这话我立刻紧张起来,问道:“那黄河大桥上也不准骑自行车过去吗?”,战士答道:“是的。”,这下我可有点傻眼了,想起在武汉过长江时,虽然被罚了款,但好歹是过了长江大桥,现在这连黄河大桥都上不去了,这可怎么办?我很快从包里掏出了介绍信、自行车执照、工作证一一递给战士检查,并告诉他:“我是从贵阳骑自行车旅游的,准备骑行到北京,当地人建议我在花园口过黄河,所以就过来了。”,看他仔细地检查着证件,并核对自行车上的钢印号,然后用审视的眼光看着我,停留片刻,好像还是相信我了,估计这种情况他也是第一次遇上,最后他说:“这样吧,你跟这些等着过桥的司机师傅们商量一下,看有谁愿意让你把自行车放他车上,把你带过桥去。”我心想也只有这样了。谢了这位战士,我转身走向那车流中,一一地问等着过桥的司机们,有谁愿意带我过桥,费了好大劲,磨破了嘴皮,也没有哪位司机愿意帮忙。其实我也理解,搭我过桥问题并不大,就是这自行车不好办,好几个司机都说车上实在是不好放这自行车,他们也没办法。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刻,我来到一辆装满砖块的货车旁,跟司机师傅一说,没想到他竟爽快地答应了,我大喜过望,正要上车,那司机说:“不急不急,要过桥还得等几个小时呢。”我问:“怎么要这么久啊?”,他答道:“这黄河大桥是单向通行的,现在正组织北面的车辆过桥呢,要等他们过完了,南面的车才能过。”哎,这种过桥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真是开眼界了。他看我着急的样子,说:“要不你先到黄河游览区看看吧,免得等着心急。”。这真是个好主意,我正想看看这黄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赶紧骑着车来到了黄河游览区。走到黄河岸边,挽上裤腿,赤脚走进黄河里,用手将水泼在脚上,只见水很快地流了下来,脚上却留下了一层细细的黄沙,原来“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啊。从黄河岸边上来,又到游览区看了看,觉得今天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但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时兴起,请旁边的热心人帮我在黄河边上拍了张照片,就当游览黄河的纪念吧。


这是黄河游览区的照片






这是在黄河边上的纪念照




           不敢在黄河游览区多停留,不到一个小时,又回到了那辆货车旁边,司机师傅帮我把自行车装上了车,等了半小时左右,终于开始放行了,看前面的车纷纷发动,我立即爬上了车,坐在砖块上,摇摇晃晃地上了黄河大桥。在车上远远看去,两边车辆排成的长龙望不到头,旁边远处还隐约可见正在修建中的新黄河大桥,往下看,这黄河大桥简陋得让人难以置信,桥面很窄,大约只有两个车道的宽度,桥栏杆也很低,有些桥面还能依稀看见桥下滚滚奔流的黄河,因为坐在满载货物的车上,感觉像坐在了车顶,毫无遮拦,在桥上这一路颠簸,真害怕被抛进黄河里,那可小命不保了,所以只好本能地紧紧抓着身旁的自行车,心惊肉跳地过了黄河。到了黄河北岸,下了车,谢过好心的司机师傅,继续骑行几个小时,于下午到达新乡市,在市区找了家旅馆住下,充满紧张、刺激的一天总算结束了。


(新黄河大桥于1986年通车,老的黄河公路大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最后废弃了。)

这是在新乡市的住宿发票




lijingzheng 发表于 2015-9-11 16:16:47

                                                                                                   开封略揽


7日。 今天乘车去开封,由于只有一天时间,还要当天回来,在开封只能参观一两个景点,所以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龙亭和铁塔。


开封古称东京、汴京,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的美誉,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北宋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最繁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

                                                                                                                  开封龙亭

龙亭是古城开封的一个著名游览点,也是开封文物古迹的一个代表。其实,龙亭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36丈高,代表36天罡;72级台阶,代表72地煞。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我知道龙亭也是从电影《少林寺》开始的。


这是当时拍摄的龙亭





这是2012年重游开封时拍的龙亭


                                                                                                                开封铁塔


              在古城开封东北隅,耸立着一座高大挺拔的古塔,它就是开封的镇市之宝,被誉为国宝“天下第一塔”的开封铁塔。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3米,是开封仅存的两处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俗称为“铁塔”。
史书上说,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称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这是当年拍摄的开封铁塔




匆忙中游览了开封的两个景点,觉得意犹未尽,坐在回郑州的车上,总期望着什么时候再来开封,更加细致的了解开封,感受开封的古韵,望着远去的开封城,我默默地念着:“开封,我还会回来的。”只是这一念,到28年后才得以实现。











这是开封铁塔,当时天气不好,看上去通透性还不如84年的那张呢。


lijingzheng 发表于 2015-9-11 16:15:02

                                                                                                之五、关林

小时候就常听父亲讲三国的故事,关公的勇猛、讲义气、忠贞不二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长大后看三国、听三国、看京剧,桃园结义、斩颜良、千里走单骑、捉放曹、单刀赴会、走麦城等等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有机会来到洛阳,关林成了必到的景点。

关林相传为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明万历年间始建庙、种植松树。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天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是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关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始于汉末,迄今1870余年。

这是当时拍摄的石坊照片。


当时天气不好,加上冲洗等方面的原因,照片的效果很不理想,2012年重游洛阳时想去关林再拍些照片,结果在从龙门石窟到市区的公交车上看见关林景区,前面已经开辟了一条宽阔的大道,高大、崭新的牌坊立在街口,两旁商铺、小店林立,顿感商业化太重,立即放弃了拍照的想法,没有下车,回到了市区,所以这是我留下的唯一一张关林的照片。


之六、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据历史记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达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这是当时拍摄的白马寺山门。


这是2012年重游洛阳时拍摄的白马寺



                                                         齐云塔

              齐云塔原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佛塔,齐云塔在洛阳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齐云塔创建于东汉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距今近两千年。齐于金大定十五年重修。重修后的齐云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塔高三十五米,共十三层。塔院座北面南,占地面积四十余亩。齐云塔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这是齐云塔的照片



lijingzheng 发表于 2015-9-11 16:11:35
kung-杰 发表于 2015-9-11 12:44
虽然没看完,但楼主乃真神也!
感触颇多,恨不得马上扛上我的情人想楼主一样来一次自行车旅行,那样将来跟 ...

您太过奖了,谢谢您的关注、支持。
kung-杰 发表于 2015-9-11 12:44:34
虽然没看完,但楼主乃真神也!
感触颇多,恨不得马上扛上我的情人想楼主一样来一次自行车旅行,那样将来跟孙子也可以吹吹水了
楼主威武!
lijingzheng 发表于 2015-9-9 17:23:10

                                                                                                         之四、古都洛阳

8月4日。今天仍然采取昨天的方法,把自行车放在旅馆,一大早乘车到达古都洛阳,由于洛阳景点众多,所以准备在洛阳停留两天,后天再回郑州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雒邑。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洛阳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洛阳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到洛阳的第一天,就是去游览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观龙门石窟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之前专门在郑州买了一个胶卷带到洛阳,想把自己感兴趣的石窟造像都拍下来。在龙门石窟待了大半天时间,看了大部分经典的造像,胶卷全部拍完,便在附近找了个路边小店将胶卷冲洗出来,想看看效果怎么样,不知道是那老板配置冲洗液时故意偷工减料还是真的技术不好,冲洗出来的底片看上去非常的薄(好像是显影不够),令我大失所望,跟老板理论了半天也没有个什么结果,16张底片几乎一张都选不出来。龙门石窟是让我大饱了眼福,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几张像样的照片,但不管怎么说是来了一趟龙门石窟,所以回贵阳后还是勉强选了一张放大了作为纪念。看完龙门石窟,回到洛阳市区找到家军队的招待所住下,洛阳的第一天游览就算结束了。

这是在洛阳第一天的住宿发票(看来洛阳不仅纸贵,住宿也不便宜啊)


2元,这是最贵的一夜。

这是唯一一张还看得过去的照片,拍摄于龙门石窟的奉先寺

这是去年再游龙门石窟时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就算弥补一下30年前的那个遗憾吧



菜头 发表于 2015-5-13 17:03:30
非常震撼,二八大杠就开进北京了,想想我以前学自行车时,也是用的28大杠。
梦倾城 发表于 2015-5-12 08:52:48
这是一次充满历史意义的回忆录啊,看着发黄的纸片,真是让人感动。
波克 发表于 2015-5-9 10:16:47
深深的颤抖 ,神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骑行天下 ( 粤ICP备12077654号

GMT+8, 2024-11-24 08:24 , Processed in 0.05149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