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天下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孜孜不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继续孜孜不倦的耕耘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0:06:45 | 只看该作者
240# 孜孜不倦

永久的回忆


这张是92年的,当时是画在铁皮上,每当有台风来临还要卸下。原来这个地方是某广告公司的牌位,后来被征用来做宣传画,**像就是这样出现了。


97年版,97年7月1日手拿国旗和香港区旗的人们在**像前


90年代初期,台风后的深圳,左边是电信大厦,右边是粤海酒店


十字街,右边就是今太阳广场的位置


1992.8.9南头抢购股票认购表。早上8点,农行门口。


发展银行门口


中国银行前, 秩序开始乱,保安挥棍就打。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0:1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29 13:23 编辑

241# 孜孜不倦
初时的几条主道建设


1982年上海宾馆附近,远处正在兴建的大楼是深圳建造的第一个高楼——今日的电子大厦,那时上海宾馆还未动工,远处就是梧桐山。




记忆中的红荔路

1984年的深南大道,路两旁是今日的深南东路一带。

U200801241201154115949.jpg (75.43 KB, 下载次数: 0)

U200801241201154115949.jpg

U200801241201154062528.jpg (70.6 KB, 下载次数: 1)

U200801241201154062528.jpg

U200801241201154192570.jpg (103.35 KB, 下载次数: 0)

U200801241201154192570.jpg

U200801241201156317091.jpg (116.95 KB, 下载次数: 0)

U200801241201156317091.jpg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0:1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29 13:28 编辑

1

1984年深圳大学初建时全景。


60年代的深圳河里的游泳比赛

1982年的华侨城

p200857104756.jpg (257.65 KB, 下载次数: 0)

p200857104756.jpg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4:0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3-31 10:02 编辑

243# 孜孜不倦

曾在华侨城工作过几年,对这的初期原貌记忆犹新,只可惜那时年轻,加上旧照片早已丢失或尘封……原华侨城叫光明华侨畜牧场沙河分场,是光明农场的一部分。特区建成后就分开了,改名为沙河华侨企业公司(沙河工业区)。这是一个偏僻的边防禁区,到这来的人很少,而要边防证才能到此。当时偷渡潮疯狂,对面就是香港元朗尖鼻咀(过下会把自己在这几年亲感的经历写上,主要是写当时沙河分场与尖鼻咀两岸发生的事),107国道贯穿其东西,是到深圳镇的必经之路……

1981年前的华侨城,叫宝安县光明华侨畜牧场沙河分场。因为靠近戒备森严的边界线,四周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田野和荒地。

1985年,香港中旅集团在这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建华侨城。时任华侨城指挥部主任的马志民受荷兰的“小人国”启发,决定开发“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听都没听过“主题公园”,开发旅游也违背了招商引资建设工厂的初衷,指挥部绝大部分人投了反对票。更有人讽刺说:“古有秦始皇修长城,今天是‘马始皇'修长城。”

尽管如此,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一片猜疑和反对声中开工。1989年9月,“锦绣中华”正式对外开放,当天入园人数就超过3000人。那年国庆期间,每天都有3万多人拥入园中。深南大道不得不封闭一半用来停靠车辆。那几年,国庆期间深圳的冲印店中80%的照片背景都是锦绣中华的景观。人满为患的锦绣中华在电视上播放了它的第一则广告:“希望深圳本地市民暂时不要参观锦绣中华。

华侨城找到了发展的出路,随后,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四座主题公园相继建成。


1983年时的华侨城,中间那条路就是今日穿过华侨城的深南大道

以下摘要原广东省省长梁灵光的文章
深圳华侨城的建设初期
1985年9月,我从省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到了省顾委。这时候,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晖经中央领导习仲勋、万里、谷牧等同意后,要我兼任香港中旅集团的董事长。
    同年12月中旬,香港中旅集团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体董事会议,参加的有:副董事长黄振声、马志民及董事方远谋等14人。在这次会议上,我正式兼任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肩负的主要任务就是创办深圳特区华侨城。
    深圳华侨城,原属宝安县光明华侨畜牧场沙河分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在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内。1981年,经广东省**批准,它由沙河分场改为沙河华侨企业公司,为处级单位。1982年,廖承志副委员长提出将深圳沙河华侨企业公司升为局级单位,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使它对海外起到了一个窗口的作用,给吸收华侨投资、人才和贯彻落实华侨政策作个基地。当时,国家计委也同意给5000万元的投资支持它的发展。
    廖公的提议上报中央后,得到胡耀邦、**、姚依林等的同意。于是,廖公派国务院侨办办公厅副主任黄杰来广东,带来个给国家院的报告草稿,请省**签署联合上报。在报告中提到将沙河农场12平方公里的土地仍划归沙河实业公司(这块地原来已划归农场开发使用),这句话引起了深圳市委的意见,他们认为它应属深圳市管,且考虑到蛇口单独划区先开发后,与深圳市关系不那么顺当,所以不同意划分。梁湘还为此专门到广州来找分管特区工作的负责同志和省委的其他领导同志,提出不要再在特区里搞“小特区”,即划区开发。这一意见,得到省委几位同志和刚在此时来广州的谷牧副总理的同意(谷后来在研究珠海特区开发时改变了意见),而国家计委也表示无款可拨,这个问题便被搁置起来。
    不久,廖公逝世,叶飞受中共中央委托分管华侨工作。1984年冬,他来珠海、深圳参观。我陪他看了珠海的九洲城后到深圳的沙河公司了解情况,叶飞提出,是否在沙河华侨企业公司的基础上,采用交通部利用香港招商局开发蛇口的方式,由国务院侨办直属的香港中旅集团投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国家计委和广东省无款搞基建这一矛盾,而且还能实现廖公的遗愿,使它真正成为一个吸引华侨资金的人才的窗口和基地。叶飞还说:干脆不要叫沙河华侨企业公司,直接叫“华侨城”好了。
    此后,国务院侨办派人多次来省**及深圳市协商,鉴于国家及我省都不可能对沙河企业公司投资开发,而沙河企业公司本身的资力又有限,甚至连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也基本未动,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深圳、蛇口这一情况,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后认为,加强沙河地区的开发是必要的,侨办提出的今后华侨城还本付息后的盈利40%交给地方,60%继续留作华侨城发展资金比较合理,对国家、省、市及华侨城各方都有利,因此,原则上表示同意。副省长杨立同志还主动请缨到深圳去做疏通工作,他一个个地找市委市**领导谈话,经过反复协商,最后同意划出4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华侨城开发区。不久,我刚好出访英国,因而未能及时将此事提请省委常委讨论。等我回来时,省府已复文国务院侨办表示同意,以致后来有些同志对此存有异议,这确是我一时的疏忽。
    1985年4月,全国华侨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会上,正式通过了华侨城的方案。6月,侨办及叶飞就香港中国旅行社开发深圳特区华侨城的有关问题写了份报告送国务院。谷牧在报告上批道:“拟同意。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中旅集团在这一地区的作用。”**、万里、习仲勋也在报告上圈阅同意。最后,国务院侨办和国务院特区办联名发文给省**,说国务院领导同意成立“深圳特区华侨城”。10月9日,由我和廖晖主持,在深圳召开了省侨办、香港中旅集团、省华侨实业公司及沙河企业公司参加的协商会议,在取得一致意见后正式签署了交接手续。
    1986年2月24日,香港中旅集团公司在香港铜锣湾世界贸易中心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宣布该公司成立暨兴建深圳特区华侨城。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全国人大华侨委副主任委员何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庄炎林、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英东、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副主席蚁美厚及深圳市副市长甄锡培参加了剪彩仪式。在来宾致词后,我代表中旅集团表示:“在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新的发展、在香港稳定繁荣的新形势下,我们深信,海外、香港与内地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将更加密切和发展,前景是光明的。香港中旅集团必将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继续与海外、内地和本港的各界同仁精诚团结,广泛合作,和衷共济,为振兴中华,为香港的进一步稳定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问我对华侨投资华侨城有什么优惠政策,我答道:“华侨投资华侨城,将可获双重优待,即除享受特区待遇外,还可享用国家对华侨的优惠办法。”
     根据廖晖的建议,中旅集团决定请荷兰籍的孟大强作华侨城发展规划的总设计师。孟是印度华侨,早年毕业于德国大学,曾在欧洲从事规划建设工作达14年,对旧城改造、大学设计颇具经验。他曾参与国内青岛黄岛开发区、厦门市特区总体规划设计。因此,华侨城的总体规划便由他所主持的新加坡大地顾问公司和深圳市工程设计咨询顾问公司、深圳华侨城设计室联合进行。经过5个多月的构思,他们确定根据华侨城的地形、地貌,把它建成花园式的小区,即北面为工业区,南面为住宅和旅游区。从总体上看,华侨城除了保持南方自然环境的特色,具有家乡风格外,同时还揉进了现代化的气息。但是,孟大强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必需的公共设施,我要求深圳市、华侨城设计部门将这一缺陷弥补上。
    按规划,华侨城全部工程分三期进行。在每一期约2平方公里的开发项目中,安排了一批“精密、小型、轻巧、新颖”的工业项目和旅游、住宅设施。
    华侨城的建设,一开始就根据叶飞和廖晖的建议,明确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方针。当时,国务院侨办及香港中旅集团领导研究,决定大体上以香港中旅集团每年利润的三分之一作为华侨城初期开发投资。为此,我几次与廖晖一起找深圳市委领导落实对华侨城的优惠政策,当时有些同志认为现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整,“生不逢时”,难有作为。我则指出,华侨城有香港中旅支持,海外华侨渠道很多,正可抓紧时机知难而上,争取先把工业区搞上去,要认真整顿搞好现有企业,并选择一些适销对路的、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积极发展。以后康佳电子集团连续五届当选为全国合资十佳企业,产品大量出口,华力包装纸厂的效益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后来新建的大通电容器公司及新华晴纶纱公司均成为全国同行业产量最高的企业。
    在旅游项目方面,初期规划中即确定将深南路及深圳湾大酒店以南300亩地作为新旅游区。马志民提议先搞个“小人国”,对此我很赞成。因为1984年我出访日本时曾到四国参观过它的国外风景微缩景区,1985年出访夏威夷时,又参观了它们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那里的民族建筑、生活方式、民族歌舞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建议他们派人到夏威夷去参观。1986年,中旅集团和华侨城首先筹集资金一亿港元兴建了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锦绣中华”。没想到,它建成之后效果非常好,从1989年9月到1990年底,共接待游客430万人次,一年多就收回成本。许多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纷纷回来观光、游览,它甚至还吸引了众多内地游客。以后他们又将赚的钱搞了个“民俗文化村”,最后还把这两个景点赚的钱加上一些贷款办起了“世界之窗”,从而使三个景点连成一片,浑为一体,相映生辉,成了国内新增的游览胜地,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并推动了整个深圳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在接管沙河华侨企业公司过程中,发现它所属合作经营的深圳湾大酒店财务十分混乱,于是我要省财政厅派一个组配合华侨城指挥部加以审查,结果问题严重。该酒店总经理港商吴象明原定投资3000万港币建酒店,后来市里要他扩大规模再投6000港币,吴也同意,但最后查出他仅从香港贷款500万港币投入酒店,再向加拿大银行贷款6000万港币,向国内银行贷款1.3亿人民币,这两项都由沙河公司主管省华侨农场管理局担保。酒店基建共花去2.5亿港币,设计、施工、购买建材、设备都由吴一手包办,赚一大笔佣金。试营业四五个月亏损1000万港币,打入基建摊销。正式营业后一年亏损2900万港币。双方订合同规定合作20年,利润分成前期7年港商得70%,我双30%,中间6 年双方各50%,后期7年我方70%,港商30%。酒店营业后人事、财务、供销都要由港方负责,酒店在香港卖单,收入由吴在港收走,然后凭单到酒店吃住。而且吴投资那500万港币利息也由酒店支付,可说吴基本没花什么投资就掌握了酒店的大权,不是我们利用外资,而是让外资利用了我们。当清理时,吴象明提出三点意见:(他没有资金不能补足原定投资额;(二)加拿大银行的贷款他没钱还;(三)酒店年亏损3000万他也负担不了。我们下决心给他彻底清算,最后决定两个贷款由我们归还,酒店的大权也收回,给他保留1—2%的股份,港商无理可讲只好同意。我们把这个情况反映给省委,中纪委知道后派人检查,要追究原主办人华侨农场局局长陈贤的责任,省里意见不一,拖了一两年,这事我并未过问。在对外开放中,类似这个项目所发生的情况,可能并不只此一家,我们应从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此外,我从交接的材料中看到,沙河公司一些合营企业规定5年内双方不提利润,转为企业投资。因此,省华侨企业总公司(即农场局)5年来从沙河公司得到的效益,一共只有257.2万元。
    1995年,华侨城在经历了10年的探索和建设后,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美,工业、旅游、房地产、商贸等全面发展的新经济开发区,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仅此一年,华侨城的工业总产值达33.76亿元,比1985年增长18.6培;销售总收入54.7亿元,增长46.6倍;利润总额5.96亿元,增长122倍。
    10年中,华侨城没有伸手向中央、省、市要钱,却自筹资金投资了19.37亿元,其中中旅4亿元(原沙河公司前7年共投资1.43亿元,而国家及省总公司投资仅为1339万元),共上交税利10.34亿元,创汇20.59亿美元,利润总额30.02亿元,帐面总资产已达78亿元,对国家和省市作出了贡献。事实表明:(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有困难的情况下,叶飞提出采用蛇口方式由香港中旅来开发深圳华侨城和国务院根据侨办及广东省**的报告而作出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它有利于广东的改革开放,有利于深圳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全国旅游事业和华侨工作的开展。(二)在经济特区或一个较大经济开发区内,进行小地区的综合开发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华侨城开发后,深圳还对福田工业区及高新技术区进行类似的开发,全国在**同志第二次南巡后掀起的开发高潮(包括浦东新区在内)更是广泛地采用这种方式,可惜当时深圳市将沙河地区8公里之地仍留给农场,影响了华侨城和沙河地区的发展。(三)建设之前,先花大力气搞好科学、先进的总体规划,逐步实施;根据市场导向有重点地发展工厂企业与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企业;独具新意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这些都是华侨城建设中宝贵的经验。尽管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整个建设是成功的,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好的。
    1988年我辞去香港中旅集团董事长时,华侨城还处于初创阶段,只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处境仍困难重重。看到它后来的蓬勃发展,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5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0:08:37 | 只看该作者
244# 孜孜不倦

q

20090323105053272.jpg (23 KB, 下载次数: 0)

20090323105053272.jpg

20090323105053493.jpg (22.35 KB, 下载次数: 0)

20090323105053493.jpg

20090323105051361.jpg (24.81 KB, 下载次数: 0)

20090323105051361.jpg

U200801241201156412315.jpg (93.75 KB, 下载次数: 0)

U200801241201156412315.jpg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6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39:03 | 只看该作者
☆寒食、清明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旧时,泰安的扫墓仪式比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扫墓时还要给坟墓添新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实质上是对祖先的怀念。多数地区是在清明这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而龙口、博兴等地则在清明前四天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扫墓。
  清明节山东各地都插柳条、松枝,据说是纪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户户插柳条,并给狗戴上柳条圈。民谣:“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即墨则习惯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一样兴旺。临沂、诸城却用柳条、松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边打边说:“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
  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习惯,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即墨比较重视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象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信息来源:中华农历网:http://www.nongli.com/item2/jr/nl_45.htm

2aa365a9159818adca130c4c.jpg (19.23 KB, 下载次数: 0)

2aa365a9159818adca130c4c.jpg

31.jpg (293.98 KB, 下载次数: 0)

31.jpg

xin_11204060121113121514588.jpg (51.55 KB, 下载次数: 0)

xin_11204060121113121514588.jpg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2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4-5 22:23 编辑

零零星星,游游跺跺,换换空气,兜兜转转……
    四月的小长假是特别的小长假,除了缅怀先人外,还是踏青的好季节,不过,时间分配就有点紧凑了,也只好零零星星活动。
    走走转转,像是寻找着一种感觉,也像是分散着一种感觉……

野性的感觉是陶醉的


踏青之路


野性也是人们的向往


孤独是人们的种生活方式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2:36: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4-5 22:45 编辑

零零星星,游游跺跺,虫鸣声声,街灯闪闪……
    在郊野,在林森,在草丛,在小路河边……处处可感到自然的气息,把自己放松,把自己入静……夜的气氛更令人迷恋……


马尾松下


城市的夜总是令人迷乱


暮鸟得归巢了

参加活动: 211

组织活动: 21

249
发表于 2009-4-6 08:34:22 | 只看该作者
在回忆中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参加活动: 9

组织活动: 1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9:46:47 | 只看该作者
蓝与红
09-4-6

     下了一晚的雨,天凉凉的,刚好是睡个懒觉的时候。下午天放晴,随机的就出去走了几圈,不觉就钻进山野里了……


    山野的幽静,刚好是埋头骑行的好环境,雨后的气息令花草虫蝶生机活泼……一路骑行,不觉间山里的野花野草已进入眼帘。小小的野花不算什么名花,看上去只是平淡的一花目,但只要你细心地观察,你会觉得她有一种野性美,她会令你心动……



     最早发觉的是这类蓝蓝的花,是她把我魂牵于此。多么美丽动人的蓝花,蓝得令人无法拒绝,她就像美丽的蓝精灵,在绿坪上翩翩起舞,让你由心底喜爱她……


    雨后的红花还摘着泪,她像是在诉说自己的委屈,泪光在夕阳下带点郁伤。哭过后才坚强,哭过后更美丽……红花似乎是人们所爱,她总会带给人们欢乐、喜庆……看到带泪的红花,不觉也会令人深深的思绪中……



     这不算什么野花,她是农夫种植的瓜藤,看到此花,也令我想起了早春暮爱的少女……看那刚露芽的瓣叶还没脱落,春心的花早已怒放,开得是如此令人心动,如此的令眷恋……可能这样说会俗点,但看图的确是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骑行天下 ( 粤ICP备12077654号

GMT+8, 2024-11-26 03:01 , Processed in 0.03858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